日前,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名单,我校有8门课程入选,其中,线上一流课程1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线下一流课程5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
近年来,内蒙古大学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积极响应教育部建设“金课”,实施一流课程“双万计划”的战略部署,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印发《内蒙古大学新时代本科课程建设方案》。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深化教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改革为重点,实施“531”课程质量提升计划,立项建设主干核心课、校级一流本科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思政示范课、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1000余门,投入建设经费3000万元,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
学校将继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注重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着重调整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机制,提高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加强课程教学研究,切实提升课程内涵水平、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线上一流课程(1门)
1.课程名称:实用大学英语语法
课程负责人:段满福
课程介绍:该慕课由79个视频和24个非视频资源组成,共计18个单元,总时长578分钟。课程受众主要是非英语专业学生,还适用于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和社会英语学习者,运行中发现还有部分中学英语教师使用该课程。课程主要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英语语法基础薄弱,语法知识不成体系,而大学英语课时不足,无法单独系统开设语法课的现状,系统梳理基础英语语法内容,着力于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语法盲点和难点,精心设计单元测试、思辨讨论、期末考试等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全面构建英语语法框架,掌握各类语法知识,提高英语语法水平和输出语言的准确性,突破英语学习的瓶颈。课程在“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已完成两轮线上运行,分别有8194人和12751人在线注册学习。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
课程名称:工业化单晶硅太阳电池制备工艺优化虚拟仿真实验
课程负责人:宫箭
课程介绍:该实验课程依托“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光伏重点实验室”,以腾晖太阳能有限公司、日月太阳能有限公司两个光伏企业现代化生产流程为参考,将科研成果和企业先进的生产实践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实验了解实验原理、仪器构造,掌握实验过程、生产流程、实验现象及参数。同时依托我校“半导体光伏技术校内实训基地”的真实实验,采取虚实结合的办法,使学生加强实操锻炼,通过课后总结、交流,提升理论水平,再进入科研实验室开展科研训练,进入企业完成实习实践,学会在不同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根据得到的不同结果学会优化生产工艺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通过“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方法,达到培养创新拔尖一流人才的目标。
线下一流课程(5门)
1.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B1
授课教师(课程负责人):张吉维
课程介绍:该课程是在介绍哲学产生发展规律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发展过程的前提下,以马克思实践观为基石和主线,全面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辩证法、认识论、社会历史观、文化观及价值论,使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本质区别,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本课程通过48学时的课堂讲授、4次分组讨论、1次合作性学习来实施课程教学内容。课堂讲授主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和原理,并介绍相关前沿动态,重点启发学生哲学思维方式和批判性思维;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和文献,撰写文献综述和发言提纲,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指导学生分组开展合作性学习,组织开展经典读书会,将教学内容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2.课程名称:泛函分析
授课教师(课程负责人):贺飞
课程介绍:“泛函分析”是一门抽象的数学课程,是学生进入现代数学研究的必备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述线性泛函分析,主要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空间、线性算子以及线性算子空间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学会将分析中的具体问题抽象到一种更加纯粹的代数、拓扑的形式中加以研究,学会综合运用分析、代数、几何手段处理问题的方法。通过“泛函分析”的学习,学生能够从全新的视点审视和处理数学基础课程的内容和问题,能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近代数学、近代物理,从事数学和应用数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程名称:统计热力学A
授课教师(课程负责人):班士良
课程介绍:该课程立足国家数理基地物理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在《热学》基础上,更系统全面深入地掌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熵及各种热力学函数)、基本原理(如统计规律性、统计系综)和处理热物理问题的基本理论方法(如热力学基本定律和三种统计方法的灵活运用),把握统计物理微观理论和热力学宏观理论的特点及相互间的融会贯通,建立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通过课程内容教学和恰当引入课程思政元素,培养有家国情怀和世界胸怀,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具有引领物理基础科学未来潜质的人才。
4.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
授课教师(课程负责人):莫日根
课程介绍:该课程主要是介绍科学家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成就和科学研究的艰辛经历,激励学生掌握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基因组复制与损伤修复、转录和翻译及其调控机制、合成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分子生物学前沿发展和前景,掌握科学探索的逻辑和思想,树立科学情怀和家国情怀。旨在结合学校“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和国家级一流生物科学本科专业建设的要求和定位,围绕生物科学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内蒙古、面向未来,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本、重能力、求创新、国际化、个性化培养”的教学理念,培养高水平生物科学创新人才。
5.课程名称:管理会计学
授课教师(课程负责人):颉茂华
课程介绍: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本量利与利润规划;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决策方法与应用;业绩衡量与分层激励;资本成本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旨在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使学生全面掌握管理会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解决企业现代管理中预测与决策、规划与控制、分析与考评的问题(知识目标);了解国内外管理会计学的最新发展动态,领会在国家政府重大发展战略以及新技术下,企业等各类组织单位急需解决的管理会计新问题,并能够提出应对的方案(能力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诚信品质的高素质会计学创新人才。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
课程名称:新闻采访与写作
授课教师(课程负责人):刘寒娥
课程内容:该课程以教育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为指导,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确立实践教学目标,内容设计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专题实践三大模块,旨在依托实践基地开展的新闻现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快速的判断力,良好的沟通力和精准的表达力,使学生具备解决新闻采写核心问题的综合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够运用不同介质的传播形式、技术方法、报道体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